浙师新闻

浙师大第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揭晓-手机版亚博

作者:郭愉悦 郭天奇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5-16

百舸争流千帆竞,策马奔腾正当时。5月15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浙师大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出席活动并为“十佳学术之星”颁奖。


浙师大第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获奖学生合影。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璐 王馨可 摄


杭天毅、黄邦华、曾千千、赵春然、胡咏琪、朱东林、郑峥、殷文晶、周星灿、邱正等10位同学获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王以心、栗家玉、金明飞、李寒冰、周莹瑶、左方强、左迪等7位同学获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提名奖。


吕迎春向十佳学术之星表示祝贺,为在浙师学术筑梦路上的每位研究生加油鼓劲。吕迎春期望同学们深耕研究领域,在学术的“蹲苗田”里厚植理论的高度;拓宽研究视野,在融合的“能量场”上提高创新的精度;响应社会挑战,在世界的“大变局”中展现理想的温度。她指出,新时代青年应以知促行将今日迸发的灵感的“潜能”转化为“动能”,以行求知将今日收获的“思路”转变为“出路”,在未来的学术旅程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成就,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篇章的壮丽征程中共同铸就浙师人的荣耀与辉煌。


浙师大第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璐 王馨可 摄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来自工学院的杭天毅面对未知的新领域,敢于凿井,甘坐冷凳,先后在sci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其中权威a类多达9篇。机械出身,材料入门,他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三年来饱读数百篇文献,扎根实验室,获得发明专利1项。凭借着优异的学术成绩,他即将奔赴西湖大学的舞台,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数学科学学院的黄邦华始终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前行。读研期间,他先后以第一作者在权威a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权威b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作为浙师学子,在专注科研稳步向前的同时,他也不忘自我提升对外交流,在读研期间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际会议并作报告,曾赴澳门大学访学交换。目前,他已被东南大学成功录取,继续他的“华光之路”。


来自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曾千千怀揣对环境科学的热爱和执着,努力攻坚、不断创新,在科研的征途上砥砺前行,先后以第一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15.1) 等期刊发表论文。读研期间,他先后在权威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 (第一作者4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第二作者2项)。不忘初心,赤诚勇敢,在未来的时光里,他将行走在热爱的田野中,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光而不耀,静水深流”,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赵春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格言。从本科到研究生,她曾伏案于光催化材料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晨曦到深夜,春风到冬雪,上千次的实验数据见证了她7篇sci论文的来之不易。在广西支教的一年中,她寓教于研,独立完成一项市级课题研究。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未来她也将在物理这一终极浪漫的学科上愈走愈远。


化学与材料学学院的胡咏琪坚持“笃学敏行,探知求真”的八字箴言,在一次次的实验失败中归结原因,屡败屡战,先后在权威a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2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她在科研的道路上硕果累累,学术成果达到浙师大2位博士毕业要求,超过浙大博士毕业水准。只要有甘于钻研的心,一念既出,万山无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朱东林不畏挑战,致力于进化计算及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心理学院的郑峥怀揣着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重点训练逻辑推演思维与专业技能,在人际互动情景中的统计学习研究领域取得硕果;生命科学学院的殷文晶为了挖掘水稻的功能基因,跟随导师下田调研,在酷暑中测量水稻性状、记录数据,将带有希望的水稻种子撒满大地;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的周星灿坚定信念,扎根非洲,赴南非纳尔逊·曼德拉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体验当地的真实生活,把论文写在中非合作的大地上;艺术学院的邱正为了保护隐藏在乡间田野中面临后继无人的传统艺术宝藏,走过14座城市,足迹遍布江浙,深入了解丹剧、绍剧、昆曲,龙舞、村歌、畲歌畲舞等艺术形式。


会上,校研究生会成员诗朗诵《走向远方》,激昂的语调彰显了研究生们积极向上的蓬勃生机。


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评选汇报会主办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会。


编辑:盛灿灿


网站地图